/Public/newsdcity/images/sd_logo.png

资讯 民意 文化 美食 制造 教育 驿站

东部 投资 顺控 健康 办事 论坛 博客

文化传承:可让民族艺术文化进艺术学校

2019-04-12 11:03顺德城市网




顺德实中学生正在上陶艺课


  近期看到《顺德实中:彼此遇见是最美的事情》一文,其报道了顺德实中作为一所艺术教育特色鲜明的公办完全中学,艺术教育教学设施完备,除美术、音乐、舞蹈、乐器常见课程外,还有版画、摄影、书画、动漫、陶艺等工作室为学生们授业。从这一层面看,顺德实中艺术教育全面而系统,紧贴时代而又不失特色,为学生培养艺术兴趣,走向艺术生涯,确有强本固基之劳。校训“展现人生艺术,塑造艺术人生”,更能窥见该校立足长远的教育视野和教学理想。


  但是在完满之余,不禁略感遗憾。因为这批学生的培养方向,对于民族艺术及其文化上的弘扬是失焦的。广绣、皮影、脸谱画、篆刻等古老而又蕴含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技艺,并没有出现在课堂上。


  文化和艺术密不可分,文化决定艺术的上限,对文化的理解程度决定了艺术的呈现深度。现如今,高呼弘扬民族文化,光靠非遗传承人是不行的,它应该立足于一片肥沃的、能够让将逝的民俗艺术和文化重新开花结果的艺术土壤,而教育,很明显应在这块土壤中。


  现代艺术的理念与传统的民族艺术不尽相同,创新融合虽是出路,但也必须有一个继承的基础。与顺德实中类似的艺术学校,应当考虑将民族艺术文化鉴赏纳入学习课程,让学生在不脱于时代潮流的同时,也能根植于我们本土的艺术文化土壤,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为广大民众接受的艺术佳作。(文/顺德城市网博客“蜜蜂箱”,有修改)


网友观点:


  橘子①号:这类课程学习难度较大,师资要到位比较难,教育局也不会轻易承认。所以一般学校是不太敢开民族艺术的学习课程的,只有在一些有资历的大学才会有。


  穆萨:在当今时代中,许多被列为非遗传承的文化项目由于不能带来既得利益,也不符合人们的追求,所以正在逐步消亡。政府在这方面要做好发掘、抢救、保护,并更进一步做好扶持和普及。


  (文/顺德城市网博客“蜜蜂箱”  编辑/不吉波普)


  未能联系到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顺德家园APP
分享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