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newsdcity/images/sd_logo.png

资讯 民意 文化 美食 制造 教育 驿站

东部 投资 顺控 健康 办事 论坛 博客

勒流祠堂:翻开历史画卷,看美丽勒北

2019-07-15 00:17顺德城市网


  编者按: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弘扬历史文化传统,勒流宣传文体办公室携手顺德城市网,特别推出《走祠堂,采家风》系列报道,一起走进勒流各村居,探访祠堂古建文化和村居风物,挖掘历史文脉,寻访好家风好传统,更好的发挥文化对乡村振兴的助力作用,为美丽文明村居、匠心勒流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盛开的木棉花,倒映着水中,格外美丽。(顺德城市网摄影俱乐部“依然沧海”摄)


  春风暖大地,江边木棉红。勒北村位于勒流北边,与勒流镇面仅一河之隔,且三面环水。每逢新春,古老的勒北渡口不远处,一株200多年树龄的红花木棉开始凑起热闹。江风吹过,一朵朵木棉在垂枝上摇曳着身姿,染红了甘竹溪,也醉了游人。


  河水澄碧、惠风和畅,盛开的木棉红的似火,倒影水中,渡船驶过,景致如画。此情此景,勒北渡口也不禁入了迷,喃喃自语起这土地上的悠远之事。



兰亭廖公祠内,顺德、罗定兰庭传人一同祭祖。


溯本求源,祖德宗功凝聚一心


  木棉树下,有着一条长而陡的石梯,沿着石梯上去,便正式进入了勒北村。沿着长堤往里走上不远,便能看到兰庭廖公祠。该祠堂始建于清朝嘉庆九年,历经沧桑,日久失而修变得破烂不堪。


  2007年,经顺德勒流环塘坊、罗定三家店村兰庭传人共议,决定重修兰庭廖公祠,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采访当日,恰逢罗定三家店村兰庭传人回乡省亲。“这里是祖宗的发源地,就想着一定要来瞧一瞧。”今年70岁的廖志新告诉城网君,彼此间有着同一个祖宗这个情感纽带在,这也驱使着双方互帮互助,包括重修祠堂也好,大家也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至真公宋末迁居到广州府南海县勒流乡,并在此开枝散叶。


  据了解,勒流廖姓开基始祖为至真公,其原籍为河南中州,宋末迁居到广州府南海县勒流乡,并在此开枝散叶。而说到廖氏,不得不提的一位人物是廖文愈,其号澄江,族内称其为“永思堂太公”,为明朝该乡德高望重的耆老。据南海县志记载(后继载于顺德县志),景泰年初,廖文愈见民不聊生,慷慨解囊救济灾民,保全了6000多人生命,安葬17000多人。其所行善举受南海县官准给冠带塑像并建廖氏祠堂,且将其事迹录入南海县志。“后来,明崇祯年间,祖先廖负暄得中进士,大家都认为这得益于祖宗阴德。”廖氏族人廖满荣告诉城网君,勒北村进士里也是因祖先廖负暄而得名。



祠堂内宣传栏记录着廖氏先祖光辉事迹。


  “溯源本于西周祖德文谋昭百代,肇冠堂兴南宋家声世彩振千秋。”念起这幅对联,廖满荣颇为自豪。据了解,该幅对联为清朝嘉庆皇帝御赐翰林院学士廖甡回乡探亲祭祖时的对联。“这幅对联追溯廖姓溯源,讲述廖姓祖德宗功,对廖氏家族给予了高度的赞誉和嘉许。”廖满荣表示,这对于后人而言,也是十分值得自豪的事情。




约夫廖公祠,始建于明代中叶,迄今已有480年。


学家训,笃言笃行树家风


  “万石家声远,三州世泽长。”迎面走向约夫廖公祠,其大门两侧的对联格外醒目。占地面积约338平方米的它,始建于明代中叶,迄今已有480年。其主体宽11.8米,深25.8米,东、西厅面积各约40平方米,为二进式布局。正座门前棱形石柱,单层方形柱础,博古灰塑,碌筒瓦,无滴水,门前上方三架梁,装饰性斗拱承托,梁架上还有着木雕人物。两侧巷门“鸢飞”、“鱼跃”出自《诗·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本祠重修日并志》记录着祠堂的一项项例禁。


  祖祠乃妥先灵之所,宜内外洁净,且念重修维艰自应谨小慎微,议列各条永为例禁……走进约夫廖公祠,《本祠重修日并志》上的碑文吸引了城网君的注意力,上面清晰地罗列着一项项例禁,令人不禁肃然起敬。从碑文可知,该《本祠重修日并志》与《绳武堂重修碑记》均立于清朝光绪十四年。“岁月变迁,很多事情并不能尽如人意。”廖氏族人廖祥光告诉城网君,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物资缺乏,乡亲只能从祠堂拆卸部分坤甸木制成橹及其他船具。“改革开放后,日子好了起来,这些船具才回归收藏于祠内。”廖祥光说道。



石雕惟妙惟肖,令人赞叹。


  绳武堂,为七世祖约夫公堂号。典出自《诗·大雅·下武》:“绳其祖武”,意谓继承先祖事业。而说起绳武,不得不提的是《顺德廖绳武堂族谱》。族谱上面清楚地写着,守国法、孝父母、奉祖先、爱兄弟、别夫妇、信朋友、睦宗亲、重师尊、和乡邻、教子弟、勤本业、崇节俭的家训,以及不忤逆、不淫秽、不强盗、不凶暴、不赌博、不窝贼、不打架、不诬扳的家规。



好的家训、家规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顺德城市网摄影俱乐部“SD自由鸟”摄)


  “家风虽然古老,但绝不落伍。”廖祥光表示,好的家训、家规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和策鞭,也同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时至今日,它们仍传递着积极的正能量,感染并影响着廖氏族人。”廖祥光说道。(姚易)


■知多D


七层文塔:始建于清代乾隆廿九年(1764年)。重修于道光廿四年(1844年)。坐落于槎涌村鱼塘边。塔正面向东南,入口处为券顶,塔身呈六角形,角墙每面长4.2米,身厚1.25米,高36.2米,合共七层。第一层楣额刻有“光昭云汉”字样,第二层刻有“文阁”字样,第三层刻有“大观”字样,第四层刻有“捧日”字样,第五至第七层因遭雷击,字体无法显现。


兄弟庙:据称勒北三漕村以前有36人在三漕海口,训练扒龙船,当时水流很急,致龙船反侧,36人为此全部丧命,奇怪的是36人都很熟水性,为此没一人生还,原因至今未明。后人为纪念他们,兴建兄弟庙以祭祀之。每年农历五月初二庙诞当天,善信以酒、肉、水果、糕点供奉,上香进宝、燃烧纸钱拜祭,祈求安康。


才斋廖公祠:始建于清朝。重修于1998年。占地面积300平方米。两进深,面阔三间,龙舟脊,镬耳封火山墙,门前两侧有包台,祠堂前广场水泥垫高,门前部分梯级埋在水泥地下。


敬宇廖公祠:始建于清朝。占地面积200平方米。坐东向西,面阔三间8.7米,进深两进16.4米。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素胎瓦当,青砖墙,红砂岩石脚。灰塑花石墀头,以瓜柱承托梁架与檩条。现为老人康乐中心。


勒流“走祠堂,采家风”系列报道


顺德家园APP
分享到
网友评论